中国游客机场扔垃圾
这笔(清理)垃圾的费用应该也是由市民们负担的,我第一次觉得有必要收取(游客的)入岛费“。在写下这段文字的同时,卢某上传了济州机场国际线候机室里”仿佛垃圾场一般的照片。该报道说,垃圾主要是免税品的包装纸箱和塑料包装材料等。中国游客在候机室附近的免税品柜台领到商品,拆开包装拿出物品后,就直接把垃圾扔到候机室地上。这似乎是为了回国时减小免税品体积,躲避海关检查。
《朝鲜日报》称,据说当天国际线仅在候机室里就产生了能装满100多个100升容量垃圾袋的垃圾。中国游客离开后,3名环境美化员满头大汗地清理。此外,一些中国游客在摆渡大巴里也乱扔垃圾。这则消息传到中国国内,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友说,去年12月去的,确实是这样。有网友则质疑,这机场是为中国人建的吗?为啥言之凿凿说是中国游客?中国机场的免税店提货点都是干干净净的。
对此,韩国机场公社济州本部相关人士回应说,他们计划在免税品整理区域设置隔板,增加清扫人员,将办理登机手续的时间提前一小时。此外,还计划和免税店协会协商方案,简化免税品包装。
研究报告:海外对中国游客有四大误解误解1:出国仅仅是为了购物
诚然,近乎每个中国人在旅行途中都会购物,但只有不到15%的游客把购物视为旅行的主要目的。相比之下,63%的游客旅行的意义仍在于享受美景。这一点深刻影响了全球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方式。但研究同样表明,韩国作为中国游客目前最热的出游胜地,购物也成为了主要的旅游驱动力。误解2:挥金如土
相对而言,中国旅客的确在境外有很大花销。平均下来每人约花费3000美金,基本是全家人一个月的收入。其中有近1200美金用于购物,这就难免会给人一种中国人花钱无度的误解。但他们在自己身上的花销其实只有一半。超过32%的花费用于购买礼物,19%的钱则用于“代购”。由于中国旅客的需求繁杂,因此商家需要将各类商品分开来凸显每样商品独特的价值——不加区别的销售方法根本无法满足顾客的需要。误解3:“总是参加旅行团”或“自由行正代替旅行团”
其实参加旅行团和自由行的中国游客数量都在增加。自由行游客并没有取代参加旅行团的游客,而是作为补充。例如,游客去香港和澳门时最喜欢自由行,去台湾则大多选择旅游团。同时,参加旅行团的游客在中国出境旅客中实际占据了更大的比例,因此“自由行正代替旅行团”的说法也是不对的。此外,参与调查的中国游客将旅行社视为唯一最无用的信息来源,也显示了旅行社与游客联系不够紧密。误解4:“中国游客人人都是麻烦制造者”
不同文化造成的误解导致了中国旅客时常被误解。比如,在中国没有给小费的习惯,而且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饮食也是容许的。如果提前解释收取服务费及设施的合理使用方式,就不会有这么多交际失误。类似地,一些规定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如在无烟区吸烟的罚款)也应当明确地交代清楚。开诚布公的双向交流是避免误解的最佳方式。
最新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