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技能 >
大学生用生命玩死亡游戏 意识丧失危及生命
大学生用生命玩死亡游戏 意识丧失危及生命
作者:惠喵来源:惠喵时间:2016-05-30 18:21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接收治疗了一名用生命玩“死亡游戏”的大学生。该学生因“死亡游戏”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真的差点丢掉性命。这一悲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什么是“死亡游戏”?
“死亡游戏”最早是从恐怖故事书上看来的,2010年左右曾经在中学生校园中风靡开来。。据说这种游戏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些人用它来缓解心理压力。之后,国外又将一种“电击死亡游戏”搬上荧幕,引来众多争议。这种游戏虽然号称电击均是假的,被电击者也是演员假扮的,但还是有不少观众信以为真,玩得乐此不疲,直到被电击演员最后扮死而终结。

这个游戏的大致过程是:蹲下来,深吸一口气到不能再吸为止,然后再吐气到不能再吐为止,连续3次后,憋气,起身,背靠墙站立,让他人马上用力按住心脏部位(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点),几十秒后,体验者就眼前发黑,并体验到一种欣快感,逐渐失去知觉。
1月3日晚上10时左右,刚过完元旦收假回校的小汤与寝室的同学们分享着节日的见闻和收获,突然有同学提出,大家一起来玩个新鲜的“死亡游戏”游戏,说到玩新游戏,同学们荷尔蒙高涨,一拍即合,“死亡”二字更是勾起了年轻人们的好奇心和体验欲。小汤平时就性格开朗外向,他自告奋勇愿意第一个来尝试。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他真的昏迷了过去,当时同学们没来得及扶住他,他就右侧头部着地,磕在寝室的水泥地面上。他马上清醒过来,顿时感觉头痛难忍,并且恶心想呕吐,同学们发现情况不妙,报告老师后急忙将他送至学校附近医院,医院进行简单治疗后,立即转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接诊的神经外科二病区陈亚军医师介绍,当时小汤出现嗜睡的症状,双瞳孔只有约3毫米、光反射变得迟钝!头部CT结果显示:右侧额叶硬膜外血肿约35毫升,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非常危险的重型颅脑损伤。
小汤颅内出血量不断增多,性命危在旦夕。该院神经外科立即为他开展硬膜外血肿清除及颅骨复位固定术。据谢志敏主任医师介绍,术中,手术组见小汤右额骨呈线型及粉碎性骨折,清除硬脑膜外暗红色血凝块及血液约60毫升,并于额部及枕顶部分别清除硬膜外血肿约15ml,用钛连接片整复骨折后固定于颅骨上。手术历时约两小时顺利完成。目前小汤生命体征平稳,正在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医师认为,游戏过程中,游戏者脑中二氧化碳过量,影响正常的酸碱度,使血管收缩和舒张失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造成人为脑缺血昏厥。产生的幻觉,会对人体机能造成影响。每个人体质差异不同,虽然耐受度不一样,但都是有危害性的。一旦大脑缺氧达3分钟至5分钟,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逆性脑细胞损坏。更严重的是,此类游戏会使大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影响生命安全和智力发育。任何一款“死亡游戏”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健康,一旦发现应及时劝阻。非常危险,教育部曾明令禁止此类游戏传播。
资深心理咨询师李莘说,这种游戏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暗示,如同你刚开始学骑自行车,你暗示自己不要撞到障碍物,可你注意力越集中,车就越发不听使唤地往墙根儿走一样。建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和举止,不要刻意去强行阻止,尽快更换生活环境,让孩子逐渐恢复正常。
本文已有
3085人浏览
最新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