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南海问题成为日本媒体关注的焦点,请大使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程永华:我想先整理一下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
南海问题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越南等国陆续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而引起的领土问题,以及随着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后出现的,如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划分等海洋划界问题。
自唐代起,中国就发现、命名并管理了南沙群岛。二战期间,日本曾一度侵占南沙群岛。战后,中国依据国际法恢复了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所谓断续线(九段线),不是现在新划的,而是在1948年就由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公布,中国由此在二战后重申了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并无争议。1958年,越南总理范文同在致中国总理周恩来的照会中就明确承认了南沙群岛属于中国。此外,确定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美西巴黎条约》、《美西华盛顿条约》和《英美条约》等条约明确规定菲领土西部界限为东经118度。南沙群岛完全位于菲领域界限以外。1952年日本外务大臣冈崎胜男签字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和1964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等日本出版的地图也都把南沙群岛全部标绘为中国领土。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是受害者,完全有权收回被占的岛礁,但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始终保持高度克制,致力于同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当事国之间直接谈判解决是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基本政策。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中国已与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国友好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划定了约20000公里长的边界线,占中国陆地边界线的约90%。中国同越南谈判划定了两国在北部湾的海洋边界,并商定将致力于谈判解决其他海洋划界问题。目前,中国正与印度和不丹就解决边界问题举行积极磋商。中国与韩国也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海洋划界谈判。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经过长期对话磋商,就管控争议和维护南海和平达成共识,并于2002年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十几年来,各方围绕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开展海上务实合作和“南海行为准则”(“准则”)磋商等三方面持续举行对话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的看,与个别域外国家炒作和渲染的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形不同,在中国和多数东盟国家的有效维护下,南海局势长期保持着总体和平与稳定。
近期,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了南海仲裁案,这违背了中菲之间达成的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协议,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滥用。菲律宾诉求的实质是岛礁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争端,这不属于《公约》调整范围。对于海域划界争端,中国已在2006年根据《公约》规定发表了排除强制仲裁程序的政府声明。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做出同样声明。仲裁庭对菲方的诉求事项没有管辖权,中国不参与、不接受仲裁于法有据,正是为了遵守《公约》。
最新爆料